愛是這所學校最響亮的名片——記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以德育教育為特色,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
發布時間:2021-12-07
分享至:
分享至:
11月19日上午,記者坐上12路公交車前往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,當司機得知記者要去慈善學校時,就和記者閑談了起來。司機說,這所學校學生的素質很高,不管是在學校門口還是小區門口站點,慈善學生排得隊伍最整齊,在咱神木是頭一個。記者了解到,這是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打造德育教育特色學校的一個縮影。
教育之始德育為先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人無德不立,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。辦學就要尊重這個規律,否則就辦不好學。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,真正做到以文化人、以德育人,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、政治覺悟、道德品質、文化素養,做到明大德、守公德、嚴私德。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自創建伊始就把德育教育作為為黨育人、為國育人的根本任務,按照“誠實正直、心智成熟、情緒穩定”三大培養核心和“仁愛、信義、禮儀、節制、探究、冒險、溝通、問辯、健康、知識”等十個培養指標,通過頂層設計、健全制度、用心施教,以愛育人的舉措,把育人、育德貫穿于治教辦學全過程,實現了師生共育、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,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逐漸形成,有效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,善于學習的濃厚氛圍。
☆ 銳變從小事入手 ☆
2020年的9月,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在師生和家長期待的目光中正式開學,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上下學期間,家長急著接送孩子在路邊亂停車,導致交通擁堵。校長趙愛對記者說,那時候家長的交通意識淡漠,學校門口雙向六車道的楊業大街從剛開始的一排,到雙排,以至于全部停滿,車輛過不去,然后鳴笛,交通秩序非?;靵y,學校聯合轄區交警、派出所多次進行勸導,效果不盡人意,成為學校的一個心疾。一個學校好不好,不光是學習成績,文明素養很重要。學校認為,要想提升學校的綜合辦學能力和文明素養,就從德育入手,從亂停亂放這一簡單的難題作為切入點,下大力氣解決。隨后,學校通過召開家長會,并通過朋友圈向學生和家長宣傳文明停車的建議,一開始有起色,一段時間以后又恢復原樣。倡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接送孩子停車的難題,需要對癥下藥。
學校經過系統調研認為,神木當地因能源而快速崛起,老百姓的家庭條件得到顯著改善,出行開車是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,堵不如疏。學校在校門口兩側安全區域劃定了三個停車區,倡導隨停隨走,方便家長接送孩子上下車、停車。為徹底解決亂停亂放難題,學校通過開設文明交通課堂,講解違法停車的后果,讓學生養成文明交通良好的習慣,帶動家長積極參與。當家長出現亂停亂放時,由學生勸導家長改變不良行為。如果效果不佳,就安排家長前來當義務交通協管員,協助學校指揮交通。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使不文明停車、上下車的頑疾得到根除,德育教育的成效初步顯現,文明課堂、文明就餐、文明禮儀等舉措相繼落地實施,學生在遵規守紀的環境熏陶下,提升了文明素養。
一名家長對記者說,我們作為家長,教育孩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,學校讓孩子當小老師,教育我們的家長文明停車、規范停車,我覺得學校這辦法讓我們心服口服,家長錯了也要知錯就改,當好孩子的榜樣。
☆ 建章立制求長效 ☆
☆ 愛是會傳遞的 ☆
一位滑倒的滑板小孩得到了善良的幫助開始,就這樣激發了一個又一個人,一個接著一個傳遞愛心。沒有任何的冷漠和歧視,只有愛和關心;大家在得到對方的祝福并且一直傳遞下去,這是一部風靡全球的短片《愛是會傳遞的》的故事情節,然而在學??傆幸恍┱{皮搗蛋、不遵守課堂秩序的特殊學生,大多數人看來,這部分學生很頑劣,因為他們總是調皮不守紀律,可能是在老師上課時故意打斷,或者是喜歡課后給老師惹麻煩。他們會讓老師、家長很頭疼,不知道如何教育,如何去幫助,將愛傳遞下去。作為學校,如何去引導、改變這些頑劣的學生很重要,如果不去感化他,走向社會以后就容易走上彎路,甚至于犯罪的道路。如果方法得當,能夠改變他的話,那就改變了他的一生,挽救了一個絕望的家庭。在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,也有這樣一些學生,但是學校并沒有因其頑劣而放棄,而是用愛的力量發現了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,讓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爽朗的笑聲又回蕩在學校、家庭。
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趙愛校長與學生
張紅(化名)是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的小學老師,她的兒子也在學校就讀。作為老師的她對于兒子的教育有心無力,十分的頭疼。她對記者說,之前,她是神木當地的一名高中老師,因為兒子自上幼兒園以來就比較好動,愛打人,除了對自己和愛人拳打腳踢之外,還打班上的同學、老師,甚至園長,為此已經轉了五六個幼兒園,同學也不愿意和他交往,有時候自己辛苦掙得一個月工資都不夠給別人賠償。因為兒子的劣跡,她自己也感覺到自己作為家長、老師很丟人,就抱著一絲希望辭職慕名來到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。兒子進來以后依然不改,繼續打老師、打同學,每天都惹是生非,引來一堆麻煩。兒子班上的同學家長就議論紛紛,認為你還是個老師呢,自己家的孩子還管不住,影響他孩子的學業。三番五次的動員她辭職把兒子帶走。她覺得在學校實在沒有顏面,就找到趙愛校長說,你讓我走吧。那個時候她覺得整個人生變得灰暗,因為離開這個學校再也沒有學??梢越邮账?,但是離開也實屬無奈。結果趙愛校長并沒有責怪她,讓她離開,而是挽留了她和兒子。但是兒子依然我行我素,打人。有一次兒子竟然打學校領導了,保安出來勸阻,兒子不聽勸,直接翻墻跑了。同學也因此給他起名叫“慈善一號”。
面對這個頭疼的學生,學校領導并沒有訓斥、批評,而是與其溝通聊天,尋求解決之道。時任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楊東峰找到張紅(化名)溝通,為其做了家庭教育方面的輔導,并給學生進行了心理測試,建議多給學生鼓勵激勵,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,用愛來感化和教育。有次這個學生又與同學打架,楊東峰副校長在勸導時被趙愛校長看到了,便上前了解情況。這個特殊的學生剛開始并沒有感受到善意,而是對峙,翻著白眼瞪著人說,你管我,等一下,我媽是這的老師。趙愛校長用幽默的口吻問學生,你知道我是誰不?學生說我不知道你是誰,趙愛校長說你媽是這個老師,我是這個校長,隨后放下繁忙的工作,與學生整整聊了一個小時,告訴學生要安安靜靜的上課,并詢問了學生的愛好。在了解到學生喜歡畫漫畫時,趙愛校長經常就把學生帶到辦公室,讓他畫漫畫。當看到學生畫的特別好的時候,趙愛校長就獎勵學生一支筆或者一個蘋果。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和鼓勵,學生在課堂上從十分鐘堅持到了一堂課,一天。2020年年底的時候,學生拿著一盒禮物送給了趙校長,說是他拿了好幾個蘋果,精心挑選了一個又紅又好吃的蘋果,然后哈哈哈的笑了。就是那一瞬間特別開心的笑聲讓趙愛校長激動不已,一把摟住學生擁入懷中。趙愛校長說,那個時候他覺得孩子天生就是可愛的,讓人不忍心放棄。
時任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楊東峰
隨著愛的傳遞,通過多次的心靈和對話,幼小堅硬的心終于融化了,暖流涌入了孩子冰冷的身體,就像換了一個人。當再次遇見當初這個頑劣的學生時,已經完全變了樣,他會見你時給你敬禮、問好,去餐廳就餐,他會安靜的排隊取餐,就餐,收拾桌上的污漬,時??荚嚨?8、99分,100分也有好幾次。張紅(化名)從一開始的心灰意冷,班上的家委聯名讓她們離開學校,兒子連個本子都沒有,作業也不做,只祈求能夠順利撫養成年,然后送到部隊去鍛煉,不要到社會上去混日子,到如今不欺負同學,懂得在自己生病的時候送飯,幫自己洗腳,學習成績靠前的好學生。張紅(化名)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,那一刻她感覺很幸福,是學校挽救了她們一家。
趙愛校長對記者說,一個孩子來到學校,學習好不好是次要的,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他的成長是不是健康,做到了這一點,孩子在學校里面他的心靈是健康的,心態是很自信的,那學校就變成了孩子的樂園。
學校微信公眾號文章里有這樣的一句話,德育教育猶如一個無形的磁場,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,是校園育人功能的靈魂之所在,就像以花為名的班級文化墻,散發出濃郁的芳香,裝點了神木市西交康橋慈善學校孩子們的童年,豐盈了孩子們的內心,探求引領學生成長的新路徑。
一天的采訪告一段落,記者在返程的路上,望著路邊一團團生命力頑強的沙蒿蒿草,頓時感覺到,這不正是愛的力量在草木稀少的陜北邊城神木,迎著凜冽的西北風,拼盡全力在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之中,將根須扎入沙土混合的堅硬土壤深處,待春天懵動之時,盡情地生長,綠滿大地。